一个人的奥德赛

很久之前我就把微信大号从初中同学群退出了来了,在退出之前我把自己的微信小号拉了进去。我一直不喜欢微信有太多的群聊消息,极力的逃避着一种无效的社交状态。


其实很多年前,或者精确到2017年左右之前,我的很多精神寄托还在很多的初中老同学身上。只是最近敏哥又在组织初中毕业二十年的聚会,让我总是想起了这件事,自己是如何转变为逃避这种关系的。


或许从2017年左右开始,每次跟他们相处总是话题越来越少,我脑子总是不再想这么现实的事情了。我看自己的书,拓展自己的思想。我已经无法对聚会时候总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开始反感,总是对那种即将成为中年而对现实郁闷的抒发倍感枯燥,我不喜欢总是讲性方面的玩笑,不喜欢聊怎么挣钱,怎么发展事业,以及一系列的互相吹捧。
也许那时候,大部分人开始有了家庭。我知道这些并非对错,我只是变得不那么合群了。


是否也是自己从事着与科技行业有关的事情,也或许那时候文青的气质还在。也或许我是真的不喜欢那种所谓“杯子碰在一起全是梦碎的声音“的氛围。


21年的时候,我结婚了。跟ZZ一起也参加过一些同学们组织的活动。从那时候,或许是一种礼节,也或许只是出于纯粹维护情感的需求,同学聚会再也没有了真正的吸引力。


而另一方面,我又总是不断地梦见他们,梦见曾经的初中时光,或者紧张又遗憾的高考事件。那种在人生岔路面前抉择的重压已经成了顽固的噩梦。我接受了他们是我生命的一部分,无法割裂的一部分,却又是又如此陌生的一部分。


从一个非常朴素的山村小镇读书出来,我知道我自己的走的太远了。这样的远无关乎事业成就,旅行足迹,经济能力。只是我知道我自己已经无法再和他们进行强烈的灵魂共振。


再见吧,我最亲爱的朋友们,我只是那么孤独又桀骜不驯的走在自己无法回头的路上。

发表回复